跳至主要內容

所谓的帝王气、领袖气和匪气,其实都是强者气质在不同人生境界和格局的体现。

最近总看到有人在讨论“强者气质”,这东西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,毛泽东称之为心之力。 所谓的帝王气、领袖气和匪气,其实都是强者气质在不同人生境界和格局的体现。 不得不承认,这好像就是一种天生的气质。 拥有强者气质的人,大到帝王,小到地痞流氓有一个共同特点:他们永远在积极进取;永远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;永远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,改变面前的世界。 而正是由于这种人内心能量充沛,他总是要和外部世界博弈,甚至是战斗。客观表现来看就是:这些人充满匪气,身上攻击性比较强,总是有种不守规则的冲动。 所以,拥有强者气质的人大部分小的时候,并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,长大了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好人。 这种气质是很迷人的,当然,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人会极为讨厌。但是,他们总是能吸引无数能接收到其能量的人为自己服务。 如果留心观察,大家应该会发现那些充满匪气的男人,无论你觉得他多么傻逼、多么人渣,但他们身边几乎都不缺女人,而且很多还是高质量的女性,更可气的这些女人通常还很沉迷于这类男人。 中国上世纪末治安极差,出了很多闻名全国的悍匪。我个人印象很深的是这些杀人如麻的悍匪,几乎都极富女人缘。而且那些女人并不是贪图他们抢来的钱,很多女人为了他们要死要活,甚至帮助其犯罪和顶罪的。 美国监狱里也不停地爆出女狱警爱上罪犯的新闻,出名的悍匪每天都会收到无数情书。 这些人渣在道德上一塌糊涂,他们拥有无数的缺点。但他们身上的一个优点,就足以让女人们忽略掉所有的缺陷,那就是强者气质,是强大的权力意志。 当这种强者气质表现的格局再大些,就变成了领袖气质甚至是帝王气,那他吸引的就不只是女性,无数人会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寄托在他身上。 因为大部分人,包括很多聪明绝顶、才华横溢的人,都是心力孱弱的人。他们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,也很容易对世界和人生悲观。而这些人只有找到一个能点燃自己的“boss”,并为其奉献自己时才感觉到人生的意义,才有活着的感觉。 自己被领袖带领奋斗时内心充满幸福,甚至牺牲时内心也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圆满的。 比如,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标本意义上的权力意志强大个体。 他和普通混混不同的是,他的人生境界和格局在不断地成长,而且速度极快。他经历了匪气、领袖气到帝王气的完整过程。 这种气质大部分是天生的。 人的性格大部分应该是天生的,有的人真的更容易乐观,也就是他们乐观的成本比较低,只需要现实世界极小的反馈就能让保持“和人斗其乐无穷”的力量。 而有的人却总是莫名其妙的自卑,总是不停地向外部世界索要肯定,当肯定达不到心理需求时就陷入焦虑、自卑和悲观。 后者想修炼强者气质的成本,是前者的无数倍。 刘邦这类拥有强者气质的人的自信,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其天生性格决定,而且只需要一丁点世俗成功就能维持自己的自信。比如,他混上个亭长,泡上了开酒店的寡妇,和没见过世面的小弟们吹牛逼忽得人一愣一愣的。这些足以让刘邦觉得:“嘿,我真tm棒”。 拥有强者气质人,一般对挫折也更迟钝。 和上面说的需要很少的成就就能维持他们的自信一样,他们需要极大的挫折,才能让他们对自己产生一丁点怀疑,普通的挫折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感觉。 初中的时候见过一个哥们,痞里痞气,其貌不扬但是女朋友一个接一个。他有一次追一个美女把人家美女搞得烦不胜烦,最后找自己表哥在学校当着无数人的面暴揍这哥们一顿。这哥们转头就去追下一个美女,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大庭广众下被人揍是啥大不了的事。当时我特别看不上他,现在回想特别羡慕他的心态,尤其是我被姑娘拒绝难受好几天的时候。 还是拿刘邦来讲,他后来争夺天下经历无数挫折和危机,我们也会发现他从来没有悲观的时候。他永远在积极进取,永远在战斗,永远觉得胜利肯定属于自己(刘邦这一生唯一一次有一丁点哀叹的表现,就是在平定英布之乱后在老家吟唱大风歌,边唱边哭。即使这样,大风歌的主旨仍然是激昂进取的)。 历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,很多都在低谷期自我怀疑过,特别是在事业迷茫的时期。 比如,曹操在官渡之战艰难的对峙阶段,就需要荀彧给他打气才能撑下去;刘备在奋斗大半生依然没有什么成就时,在刘表那里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;蒋介石在抗日进入最艰难的时候,每天躲在浴室哭着大喊“妈”来发泄自己的压力。 强者气质虽然也可以后天塑造,但过程极为艰难。 成功的案例非常少,最成功的就是曾国藩和蒋介石。但这两个人,我个人认为都不是天生具有领袖气质的人。 蒋介石还好点,最起码小时候还淘气点,有点天赋;曾国藩就是纯书生气修炼出的枭雄气了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群众的眼睛永远都不是雪亮的,群众不过是墙头草。 在吃瓜的过程中被事先设定的情绪带动,是群众的智商标配。

  九万帕 @90kPa · 6小时 群众的眼睛永远都不是雪亮的,群众不过是墙头草。 在吃瓜的过程中被事先设定的情绪带动,是群众的智商标配。

如果想学习为人处世之道,我觉得只需学习曾国藩即可。

  加密禅师 @crypto_chanshi 如果想学习为人处世之道,我觉得只需学习曾国藩即可。 如果再把范围划小一点,那么看这本书就够了——《挺经》。 这本书的文字不多,共分为18个章节,每个章节聚焦一个核心道理,这18个道理分别是: 内圣、砺志、家范、明强、坚韧、刚柔、英才、廉矩、勤敬、诡道、久战、廪实、峻法、外王、忠疑、荷道、藏锋、盈虚。 从这本书中,我学到了对我影响很大的三个东西。 第一个东西:学习的秘诀——恒常。 曾国藩讲:“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。余早年于作字一道,亦尝苦息力索,终无所成。近日朝朝摹写,久不间断,遂觉月异而岁不同。可见年无分老少,事无分难易,但行之有恒,自如种树畜养,日见其大而不觉耳。进之以猛,持之以恒,不过一二年,精进而不觉。” 在这段话里,曾国藩将恒常看作人生的第一美德。恒常的意思是,每天不需要做多少,但天天都要做。不管做什么事,只要保持恒常,那么一两年时间就会取得很大飞跃。 我现在每天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看一点书,或者打开电子书,就是从这里学会的。这种做法叫:每天进步一点点。 第二个东西:两种聪明人的区分。 曾国藩讲:“古豪杰,动称英雄。英即明也。明有二端:人见其近,吾见其远,曰高明;人见其粗,吾见其细,曰精明。高明者,譬如室中所见有限,登楼则所见远矣,登山则所见更远矣。精明者,譬如至微之物,以显微镜照之,则加大一倍、十倍、百倍矣。又如粗糙之米,再舂则粗糠全去,三舂、四舂,则精白绝伦矣。高明由于天分,精明由于学问。吾兄弟忝居大家,天分均不甚高明,专赖学问以求精明。好问若买显微之镜,好学若舂上熟之米。” 曾国藩将聪明人分为两种,一种是高明,一种是精明。高明由于天分,精明由于学问。曾国藩认为他们兄弟几个天分都不怎么高明。读到这里时,我一下子就明白,我个人也属于天分不怎么高明的那种人,只能靠勤奋取胜。至此,我更加坚定了自己“驽马十驾”的信念。 后来,我又将两种人的区分法做了简单通俗的处理:一种是短跑型,一种是长跑型。 短跑型选手思维敏捷、反应极快,凡事都能很快形成自己的思路,处理事情也干脆利落; 长跑型选手则思维迟钝、反应慢半拍,遇到急事一时想不出办法,但给他一点时间,他也能想出好方案,并且常常比短跑型选手考虑得更深更远。 短跑型选手的优势在于天赋,长跑型选手的优势在于性格。这两种人的区分,可以让自己将注意力,从天赋自卑上转